前言

《漫长的季节》在2023年9月6日的第十八届首尔国际电视剧大赏获得最佳短句奖。

这估计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意犹未尽的电视剧。豆瓣评分9.4分,834984人参与评分。

电视剧简介

小城桦林,此时,出租司机王响(范伟 饰)做梦也没想到,他还有机会遇到一个他此生最想遇到,又最怕遇到的人。是仇人还是故人?遇到了,就得有交代,给自己,也给儿子。 小城桦林,彼时,火车司机王响意气风发,开得了二十挂的钢铁巨兽却管不好鸡毛蒜皮的三口小家,工厂摇摇欲坠,危机处处紧逼。 一包身份未明的碎尸像一块石头砸在桦林的水面上,也砸在王响的头脑里,这片涟漪一荡就是20年,荡到秋叶泛黄,从未停歇。 迷失的父亲,死亡的恋人、重逢的老友,因一个未解的谜题被困在三个不同的时代里,只为追寻一个跨越了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真相,当谜底揭开时,时空融为一体,在漫长的季节里只剩命运的挽歌。

我的感受

我是在2023年5月29号看完的。27号开始看。依稀记得看到殷红被粉丝那集的晚上,我就身体感觉受到什么影响。晚上做梦也梦到分尸。那天晚上睡觉感觉呼吸极不顺畅,然后第二天就喉咙沙哑,干痛到变声伴有轻微发烧🤒。然后第二天下午带着低烧看完了全集。记忆犹新。看完之后也是反复查看各种影评,寻找其中暗藏的悬念。三条时间线一起发展顶着低烧整理思路的样子真有点难以忘怀。想起之前有一次期末考试顶着发烧做题。

现在暂时没有很多的精力写自己的影评。暂时引用和我的评价较接近的豆瓣用户@绿妖的影评

豆瓣影评

巨大的伤口需要一次漫长郑重的告别

《漫长的季节》,短小简洁却有时代的大浪涌动,看完夜里做梦似乎还在故事里挣扎,后劲十足。

有种批评说它爹味重,在我看来,这是一次对父辈的凝视、审判以及告别。

97年工厂荣光的余晖里,意气风发的父亲,在外面客客气气,在家里高高在上,那说教的嘴脸,哪个中国孩子看了不泛起童年阴影。

98年系统崩溃中的父亲,他的权威他的骄傲也分崩离析,在外面他当众求饶他软弱无能他适应不了,在家里他还想撑住父亲的尊严却只是日益暴躁,徒遭人厌。

这是来自下一代的审视与审判。

它像是来自过去的一个质问:为什么,你们/我们会活成这样,什么是命运?人可以超越自己的出身、超越自己的命运吗?

在剧里,它是龚彪和王响的对话;在剧外,它更像困在某个心结的下一代的发问。它并没随着你长大成人离开故乡而消失,而是贯穿在此后人生每一次的挫败里、每一次习得性无助的瞬间。

叫《漫长的季节》,其实更像一次漫长的告别,有些记忆冻结在多年前的寒冬,有些人一直没有走出去,有些创痛未被诉说……这部电视剧,碎尸案是引子,重要的是带大家去看到当年东北下岗潮的过程中的众生相,以及此后十八年里,这些人是怎么活的、当年的大崩溃又是如何烙印了他们的命运。

王响和邢科长那一组戏写得太好了。如果用正统叙事,邢科长是厂里的蛀虫,倒卖厂里机器,陷害正直的王响。但其实经历过国企倒闭潮的人们说,效益不好,大家都在往外拿东西卖。王师傅说他喊一声所有人都会来帮他,但如果持续发不出工资,大家都想往外偷东西,惟一正直的人,会不会成为大家的眼中钉?

它侧写了大厦崩塌之中,人心的集体崩坏。

邢科长是个小奸小坏又爱面子的人,权力曾经让他像个恶兽,但十八年后芸芸众生中的他,也不过是只蝼蚁。

扒掉黑大衣,拉出尿袋时,他哭了。黑大衣是他昔日身份的象征,也是如今落魄的他最后的遮羞布。打架时他最在意的不是肉身,而是“你把我大衣撕裂巴了”。没有这件黑大衣,他又如何拼凑起自尊走出门去呢?而尿袋是他真实的当下。这比扒光他还残忍。

他没染的花白头发、他夹在两腿之间的尿袋,以及他干的灰色营生,交代了他这十八年是怎么过来的。

王响放他走,帮他穿上大衣,帮他把碎一地的尊严捡回来(第二遍看,发现是邢三儿自己穿的,但是王响的善意,在我的心理上产生的印象是他给对方穿上了象征尊严的大衣)。

临走王响要给邢三儿钱,看病花钱。邢三儿推开,嘴上还很硬:“我比你有钱”。其实两个人都穿着二十年前的旧衣服。从前在不平等的权力结构里,你欺辱过我;如今我们平等的落魄并衰老,就是一个死了儿子的穷老头和另一个有病的穷老头,反而有了一点点相濡以沫的交情。

这几场戏切换时,能听到自己的大脑里咯吱咯吱转换情绪的调档声,从愤怒转为怜悯又杂糅成释然,最后化为长叹一声:人啊……

用这样的来回切换,塑造出了王响、龚彪、马队、傅卫军、沈墨、殷红……

为什么要塑造彪子这个角色,好像把他拿掉也不影响剧情?他夸夸其谈、无用、懦弱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,他没办法经营好自己的生活,没法给丽茹幸福。

为什么彪子不支棱起来?在一个系统性崩塌的时代,个体能做的很有限。不信你问问这两年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:为什么没工作?是他们不想要吗?

彪子有文化、重情义、集体生活里也如鱼得水,但在大势已去的环境里,有文化是弱点,穿着长衫没法放下身段去摆摊;重情义但是无用,创造生活的热情和做梦的能力失去了,就喝喝小酒,打打嘴炮,躺平着一辈子也就过去了。

“你那店名,就叫如梦吧。咱俩一起过那么多年,老觉得像做一场梦似的,现在梦醒了”,这几句台词,是契诃夫的东北版啊,还没认真生活过,就要结束了。这种黄粱一梦的笑中带泪,还只有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彪子才能讲得出。

彪子也有高光时刻,离婚时、以及在雪中微笑着决定娶丽茹时,关键时刻,这爷们可以。可是再想一下,人生能有几个关键时刻,生活是一天一天过的,尤其他体型庞大、瘫在家里令人无法忽视,更令人绝望。

一个有情有义的好人活成了让人绝望的混子。彪子,是一个自带喜感的悲剧。

而沈墨、王阳、傅卫军、隋东、桦钢的子弟混混……这些少年让我想起安德烈斯·巴尔瓦的《光明共和国》,“世界失败的那天清晨,人们正忙着搜捕几个流浪的孩子”,成人世界的庸俗、暴力、权力秩序的崩塌的混乱倒影在少年的世界,最敏感的孩子先开始了抵抗,他们的行动也是一种呼痛。

这几组关系里,最有宿命感的是殷红、沈墨和傅卫军。以彼此善意始,以惨烈互害终,贫穷让底层互害。让殷红做出致命决定的除了嫉妒,还有她穷怕了,发誓再也不要过穷日子。赚钱,是改革开放洪流中九十年代的主题,宋厂长出卖厂子和工人赚钱、邢科长偷卖厂里的旧机器捞钱,没权的巧云去夜总会陪酒给儿子赚看病钱,殷红底层一个小姑娘她有什么?

主创塑造了一个复杂的殷红,有令人同情的出身,也有保护弱小的仗义,躺在港商的星级酒店,从羽绒枕头里抽一根羽毛的她也曾以为看到了希望。她只是不想烂在陪酒的这个KTV里。这些人物弧光,让她不是一个单纯的加害者,也是令人痛惜的受害者。

而她和哑巴弟弟还没开始的那一点点懵懂情愫,也成为这剧里最深的意难平。

虽然是电视剧,却有电影的质感,有电影镜头的深远、平静。犹如明净之眼静静凝视着桦林,个体、众生、过去与现在。在隐忍、克制、爆发之后,压抑悲愤的情绪终于在一场大雪中得到释放。

最后两集,大雪如神迹一般纷纷落下,抹平所有的不平,洗净大地的泥泞。大雪中,每个人都笑容洋溢,充满希望,怀抱自己最珍爱的人,或者决定去找自己所爱之人。

那是现实中缺少的、从未说出口的:爱,梦,与希望。现实里未诉说出口的,艺术里补偿;多年前那个血肉模糊的冰冷的创口,也终于被看到,被讲述。尽管片尾大喊的是向前看,别回头,但片尾曲响的却是再回首。

大雪犹如一次细细诉说,一次弥漫天地的呼喊,它的抒情里面有种极大的抚慰,凝视与审判着的下一代终于与糟糕的、失败的父辈们和解,与自己的来处和解。父辈们曾令人痛苦,可他们也只是困在时代与环境中的有缺陷的普通人,他们不是巨大的阴影,而是自己命运的囚徒。他们被时代和时间碾过,但还保留了一点善意、乐观,相濡以沫的情义。这一点温度让我们得以相互理解。

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说:首先应该善良,其次要诚实,最后永远不要相互遗忘。

同时还有影评也是写得相当不错

台词摘录

“这个案子是不是破了!!!朱局”
“往前看,别回头!”
“我只有你了”“别走啊……”
“我cnm!”
“我的儿子,那天在水里泡了一宿”“儿子,你怎么躺这啊,快起来!和我回家!”“阳儿!!!!!!!!”“你冷不冷”
——“你叫什么名字”
——“我叫沈墨”
“这个秋天真漫长啊,长的像过了一生”
“我看过这雪,这是,从过去来的”
“题目是,漫长的,打个响指吧,他说,让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”
“人,要为自己做过的事付出代价”
两件红毛衣,一件,是释然,一件,是寄托

往前看,别回头


本站由 @Chenli 使用 hexo-Stellar 主题创建。
粤ICP备2023105130号。萌ICP备20232122号。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